年味
Source: https://www.v2ex.com/t/1106990
普通人的幸福感/愉悦的强度跟稀缺的满足息息相关 年味淡,很大程度上与过年跟平日的差距被拉平有关。
还记得小时候冬天的晚上,火炉上烤着花生橘子,我在旁边烤火。妈妈做完晚饭,一打开锅盖,热腾腾的水汽覆盖整个客厅,家里的木门窗户上会起一层雾,我会趁机在上面画画。屋外大雪纷纷,我们一家人伴着昏黄的灯光吃晚饭。饭后,一家人在火炉旁边烤东西吃边聊会天。入睡前我还会期待明天一早起来扫雪。这些都已成为遥远而温暖的记忆了。
想了一下,发现经济基础的影响很大。
经济水平低的时候,大家穷,温饱问题就是大家的一致需求,因此容易达成一致意见。比如过年,买新衣服、大鱼大肉,每个人都需要这些,每个人都很高兴。
但经济水平提高后,每个人的需求不同,个性化差异很明显。因为最底层的需求(温饱)在平时已经得到满足,平时就经常买新衣服、平时就每天大鱼大肉,那过年再做这一套,大家自然没啥特别高兴的。底层的需求满足了,需求就往上走(精神需求),往上走,差异就出来了。有人想要旅游,有人想要高谈阔论,有人想要安静休息…… 大家想要的东西已经不一致了,强行聚在一起就没意思了。
年味变淡, 我觉得很大的原因是 对过年的期盼变淡了, 小时候我们在进步, 无论是身体的成长, 懂的知识, 明年肯定会比今年好, 所以 年 就是一个好的开始, 我们都怀着喜悦去迎接 年.
现在, 都知道自己就这个逼样, 经济大环境也就这样, 明年不一定比今年好, 没有期盼, 就没有喜悦了, 就这么过吧.
记得知乎有过一个答案,我觉得挺有意思:氛围是大人制造,小孩享受。然而当初的小孩长大成为大人后,不再制造,却说没有氛围感了。 对,氛围是大人创造的。 我觉得是两方面,一方面是物质水平提高了,平时鸡鸭鱼肉也不缺。另一方面是以前咱们是年味的享受者,现在变成了年味的创造者,年轻人现在烦恼多,比较忙,比较卷,而对于小孩过年还是很好的,可以敞开了吃零食、看电视、玩电子游戏等等,孩子是完全无忧无虑的。
近日,一小孩哥背一身加特林坐等天黑。网友:这是随时准备出征吗? 这就是你说的年味,不是变淡,只是你不再是少年了而已。